網游陪練職業(游戲陪練師是什么職業)
年輕人、白領和游戲玩家,你更喜歡哪種職業?
30歲的X先生選擇了后者。作為一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他在朋友的推薦下從一名普通的電子競技選手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游戲陪練老師。除了分享游戲攻略和經驗,石老師在游戲過程中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企業白領和游戲玩家兩種職業如何選擇?
“作為一個新興職業,玩游戲既有穩定的收入,又有空閑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能讓我把自己的愛好和職業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價值。”
Newzoo發布的《2022年電子競技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電子競技觀眾人數將增至5.32億,同比增長8.7%。每月觀看一次以上電子競技賽事的核心用戶數量將達到2.61億以上。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5年以8.1%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大至3.18億人,全球電子競技觀眾總數將超過6.4億。
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帶動了電子競技行業的“破圈”,也為陪玩行業提供了潛在的用戶基礎。電子競技游戲的“強互動性”和“強社交性”使得用戶的社交需求日益凸顯,游戲玩法場火熱。
與此同時,陪玩行業也在走向規范化和標準化。通過人才體系和行業標準的建立,它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理解和認可。
從野蠻生長到標準規范
2014年堪稱“游戲元年”。這時候,以“游戲玩法+技能分享”為主要功能的游戲社交平臺開始出現。
“伴隨游戲產業作為大游戲賽道的補充,應積極發揮其在優化用戶游戲體驗、促進就業等方面的作用。”一位游戲行業分析師表示。在他看來,在一些具有團隊戰斗屬性的游戲中,需要經驗豐富的游戲玩家作為補充來提高游戲體驗。此外,一些游戲社區的性別比例失衡導致游戲氛圍不和諧,游戲玩法的加入改善了這種情況。此外,許多正能量的游戲玩家也可以促進整個游戲社區的良好氛圍。
“游戲玩法一定是未來的剛需。”重慶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的于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2021年電競游戲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元,成為電競行業除游戲、直播、賽事之外的第四大賽道。
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下,快速發展的“游戲玩樂”行業仍受到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中國音樂數字協會第一副主席、游戲工委主任張怡筠此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強調,電子競技行業需要提高標準,規范培訓準入門檻。
為加緊為電子競技行業設置“紅綠燈”,2022年6月,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牽頭起草了《電子競技指導師管理規范》和《電子競技指導師服務水平評價指南》,通過完善電子競技指導師資質認定、服務要求、技能水平等細化要求,進一步規范了電子競技指導師的認定和管理。
一位電子競技行業分析師表示,“游戲玩法”正在積極變革,行業規范也在逐步完善,有利于引導行業良性發展,提升用戶體驗。在他看來,通過提高電競陪練和玩電競的門檻,加強職業培訓和監管,可以更好地將玩家、企業和政府三方力量擰在一起,電子競技將繼續朝著主流文化和商業化的方向前進。
新興職業帶動靈活就業。
“和朋友一起玩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可以創造太多的就業機會。”一位電子競技行業從業者表示,“在規章制度建立的背景下,游戲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從兼職到全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游戲玩樂行業。
據了解,已有超過10萬人參與了游戲玩法行業。游戲化不僅帶來了“靈活就業”的更多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問題。
游戲陪練教練董先生說,在口罩期間,他靠“陪他玩”度過了待業在家的艱難時光。“平均每天3-5個小時,他能掙3-5千元。”
如果你是全職,請參考這個時間與收入的比例。
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選手”列為新職業。緊接著,中國通信行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發布了《中國電子競技培訓師標準》,據了解,已有4萬人通過了國家電子競技培訓師職業資格認證考試。
未來,隨著電子競技的進入,玩游戲將成為常規職業之一,游戲行業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賦能從業者,讓專業人士以更高標準的服務質量提升用戶滿意度,游戲玩法正在換擋升級,參與推動游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一位電子競技行業分析師表示,隨著人才體系的培育和建立,從業者也將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并在社會上提升更多的靈活就業機會。